新闻

NEWS

荆楚网: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通讯员  张东林 干敏

搬迁车队

学生正在搬运行李

学生住进了崭新漂亮的公寓

学生在食堂用餐

夜景中的教学楼

   “华师来凤附中今天搬迁到新校区了!”明年开学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在家门口上省内一流高中了!”28日,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即来凤一中)迁入新校区的消息传遍街头巷尾。标志着来凤高中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是华师大来凤附中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这一成果凝聚着来凤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心血,也凝聚着新校区无数建设者辛苦的汗水,实现了来凤县33万人民群众共同的期盼。

 

 

绘制蓝图 重塑

来凤,位于武陵腹地,酉水之滨,因“飞来凤凰不思归”的传说而闻名。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优秀的土苗儿女。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来凤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教育的要求与本县高中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州内外其他县市高中教育迅猛发展,一时间,一些来凤县的优秀教师、优质生源纷纷外流,高中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百姓的呼声就是政府的民生,针对来凤特殊的县情和实际,2012年4月,来凤县委和政府为落实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决定新建龙凤科教示范园,搬迁一中校区,改善我县高中教育办学条件。这一振奋全县的消息让每个来凤人看到来凤高中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

    2012年6月15日,上海中乐投资集团、袁焙煌(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为龙凤科教示范园总体规划进行设计。

7月3日,来凤县政府与重庆黔龙集团就建设龙凤科教示范园项目签约

2013年5月25日,来凤一中新校区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龙凤科教示范园重点项目建设的大幕拉开。

    11月25日,来凤一中新校区宿舍楼封顶仪式举行,来凤一中新校区建设第一阶段取得初步胜利。

新校区从设计蓝图到现实,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新校区的建设者们更是采取“5+2、白+黑、晴+雨”的拼搏精神终于使一所功能布局科学、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76亩,建筑面积达71000平方米,办学规模3000人的现代化一流高中魏然屹立在武陵腹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还是让群众期盼得太了”来凤县委书记胡泽在新校区视察时如实两年时间,或许对期待的群众来说有漫长,但这一伟大的成果,已被干加干的来凤人民创造出来

 

 

合作办学,助推凤飞

新一中有了一流的教学硬件,是否就有了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这一问题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我县一中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2014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赴我县进行调研。在调研考察期间,县领导提出希望能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与华中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学校的想法,以便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7月11日,我县教育考察团专程到华中师范大学,就校地合作相关事宜与华中师大领导及校办、发展办、教务处、科研部、信息化办公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一附中等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双方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就具体合作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为推进县校合作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例行召开对外合作办学设置委员会会议,顺利通过与来凤的合作办学议案。

    8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中在来凤一中挂牌成立,实现一校双名,华中师范大学与来凤县的全面合作办学、深度共建工作的序幕拉开。 

根据校县合作办学协议,华中师范大学选派校长及管理团队,负责合办学校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依托教育指导与评估委员会的专家,每学期按计划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和校长的工作绩效评估工作。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对合作学校的教师开展更高标准的认证培训工作。附校和合作学校之间,合作学校和合作学校之间,开展教育教学比赛、互助教研、教学观摩、考察交流等活动。依托华师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构建能体现华师教育特色的资源共享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在华师大来凤中成立大会上介绍:“来凤附中将成为华中师范大学重要的生源基地、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来凤附中的师生将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附属中学师生同步进行备教辅改考

校县合作办学,启开来凤教育快速发展、打造武陵山区教育高地的新局面,提升了全县人民对办好来凤教育的信心。

武陵腹地,酉水河畔,书声琅琅,振兴教育,扬帆起航正当时。华师大来凤附中这只金凤凰,终于张开翅膀,振翅飞翔在武陵山区的天空。

 

 

锐意改革,凤耀武陵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这两种行为那一种更高贵?”。8月28日,在华师大来凤附中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宋涛振聋发聩的提问,让在场的每个教职工认真思考学校的未来和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与来凤县合作办学成立新的华师大来凤附中,开创了来凤教育的先河。借助华师及其一附中的名校、名师、名团队办学优势之实,将来凤附中建设成武陵山区教育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机遇是难得的,同时挑战也是严峻的时不我待,不进则退。从此,学校全体教职工,增强自己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对接融入,以开放的心态在开放的舞台绽放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按照协合作办学协议,将华师大来凤附中办成“高品质、高质量、特色明、创新型、国际化”的现代品牌学校。确立了一年快起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入先进,十年成名校的奋斗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以宋涛为校长的带领下,全校进入了内涵发展,创新学校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快车道。

首先,教师按照“全员聘任、专家考核、比例淘汰、补新去旧”的原则进行人事制度调整。学校和各年级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目标管理和奖励方案。实现重心下移,扁平管理,大力完善和推进年级负责制。突出年级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关键岗位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华师大创新型基础教育发展的3C计划,学校先后五批次派遣教学一线的教师进到华师一附中、和华师在其他地区的附属学校进行分期业务轮训,每学期有计划的请专家,名师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教学评估,与其他附属中学师生同步进行备教辅改考,与华师大一附中的教学、管理进行无缝对接。

第三,狠抓教学教研实效。强化教研,重抓课堂,负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备课,提升备课的效率,华师一附中数十多名专家到校亲自指导教研教学;学校开展全体教师参与“讲一听十”的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聘请州教科院专家到校点评课堂教学;学校征集教学管理“金点子”,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效率大讨论。同时开展教学能手,校级名师,骨干、优青的评选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最后,营造昂扬进取的工作态势。校园网、微信平台、班主任飞信平台逐步建立,力保政令畅通校务动态校长与学生面对面青年志愿者读报栏,学生社团活动班级文化活动寝室文化、学校校徽设计等各项校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来紧抓校园安全工作,聘请来凤公安局干警为在校师生上法制课;力推德育教育,积极开展校园内禁烟系列活动。

 

 

来凤自古仙佛庇佑,酉水育代代土苗英才。来凤高中教育新的篇章已经开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踏着坚实的步伐,筚路蓝缕,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为来凤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凤凰迷恋的地方,让民族教育的明珠闪耀在武陵山区。

荆楚网新闻链接:http://news.cnhubei.com/xw/kj/201502/t31788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