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破冰普惠民生
记者 翁玲
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现代化的强劲东风鼓起酉水河上的风帆。武陵山腹地的鄂西来凤人,勇敢地提出建设“武陵山区增长极、土家文化集成区、湖北形象窗口县”的口号。随着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和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服务中心的成立,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热潮在灵秀之地涌起,一只金凤凰正从武陵山中起飞……
创新办学模式 打造教育制高点
2月8日,一辆辆满载学生的校车停靠在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新校区的操场前,学生们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将自己的行李搬运到新寝室。与此同时,华中师大来凤附中迁入新校区的消息传遍了县城的街头巷尾,这一天,来凤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华中师大来凤附中发展史上迎来新的里程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看看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成立的历史足迹——
2014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赴来凤县进行调研。在调研考察期间,来凤县领导提出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华中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学校的想法,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14年7月11日,来凤县教育考察团专程到华中师范大学,就校地合作相关事宜与华中师大领导及校办、发展办、教务处、科研部、信息化办公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双方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就具体合作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为推进县校合作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4年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召开对外合作办学设置委员会例行会议,顺利通过与来凤的合作办学议案。
2014年8月24日,华中师大来凤附中在来凤一中挂牌成立,实现一校双名,华中师范大学与来凤县的全面合作办学、深度共建工作的序幕拉开。
华中师范大学与来凤县合作办学成立新的华中师大来凤附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为了新的起跑线,新的起点。
一名学生的周记中写到:我觉得能进一中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埋怨爸妈没有将我送到更好的学校去,现在我觉得一中比许多高中要好得多,我觉得有希望。
校长宋涛实施了一系列内涵发展、创新学校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措施,教师按照“全员聘任、专家考核、比例淘汰、补新去旧”的原则进行了人事制度调整,并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型基础教育发展的3C计划,先后五批次派遣教学一线的教师走进华师一附中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在其他地区的附属学校进行分期业务轮训,每学期有计划地请专家、名师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教学评估,与其他附属中学师生同步进行备教辅改考,与华师一附中的教学、管理进行无缝对接。
教师许明明教高一历史。今年29岁的他已经在一中工作了5年。2014年10月,他和其他3位历史教师有幸被学校选送到华师一附中,随52岁的高二历史教师刘新还跟班学习一个星期。
许明明还记得学习的第一堂课是《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课堂上,刘新还全程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多说教师当倾听者的授课方式打开了许明明新认知的大门。“他上课就是像朋友那样平等对待学生,我目前还达不到他那种高度,只能逐渐向他那种方向发展,考虑怎样能把学生调动起来。”朋友式教育解开了许明明教书生涯中的许多困惑。坐在回来凤的车上,许明明已经无心看窗外的风景,他的脑海里全是下一步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把大城市教师的高水平教学方式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来。
学校强化教研,重抓课堂,负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备课,提升备课的效率。华师一附中数十名专家到校亲自指导教研教学,学校开展全体教师参与“讲一听十”的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聘请恩施州教科院专家到校点评课堂教学,学校征集教学管理“金点子”,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效率大讨论。
2014年10月,华师一附中的副校长杨国红带领11位专家前来辅导学生、讲课授课。
提高服务水平 打开医疗新局面
2014年10月9日,来凤县首推公立医院托管改革,与州中心医院达成合作协议,由州中心医院全面托管来凤县中心医院,并成立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服务中心。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服务理念、医院管理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共同打造武陵山医疗中心,让龙凤示范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州中心医院派出副院长带队推行全新的精细化管理,一批顶尖的学科带头人空投至龙凤医疗中心;来凤差高精尖医疗设备,州中心医院把刚购置的一批新设备先调至来凤,投资数千万元的1.5T核磁共振等高精尖设备也在预定中。为培养“造血”能力,来凤县中心医院的医生分批到州中心医院培训学习,来凤转诊病人与中心医院本部也优先开通“绿色通道”。
龙凤医疗服务中心儿科主任蒋耀军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有机会经常去州里培训学习,而且州里派来的主治医生都是高水平的,老师就在身边,可以随时随地的请教他们,现在我的医学知识和实战经验比以前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来凤距离恩施市区有127公里,山高路远,来凤的病人想去恩施的医院看病,不仅交通颠簸,增加了患者的成本,生活也不方便。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服务中心成立后,仅10月份日平均住院病人493人次,增长20.24%;手术量361台次,增长21.2%;门诊总数12618人次,增长14.3%;综合收入从20多万元增至60多万元。
李光富是恩施州中心医院骨1科副主任。龙凤医疗服务中心成立后,他受聘到来凤医院工作。刚来时,他被安排到老区上班,老区的医疗设施十分简陋,让他有劲难使,搬迁到新区后,他开心地说道:“这里的卫生条件、医疗设备不比恩施差,甚至有的设备还要好。”
翔凤镇居民向仲刚得了脊柱结核与脊柱侧弯两种病状。如果去武汉或者恩施治疗,花费都不低。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向仲刚一直拖着不去看病。11月,听亲戚说龙凤医疗服务中心就能治疗,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新区看病,当知道自己的治疗费用只需要4万元,医保还能报销1万多的时候,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在来凤也能做这样的手术,我不用借钱去外地看病了,真的实在太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