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恩施日报:高山种养探富路

 
刘光华放养在高山上的黄牛
刘光华的野生蜂蜜
       本网讯(通讯员 唐孔琪)4月13日上午,来凤县大河镇杉木塘村2组村民刘光华夫妇来到海拔上千米的高山牧场,随着一声清脆的口哨,30余头黄牛从四面八方靠拢来,围着主人撒欢,那场面既壮观又和谐,主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我家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多亏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要感谢县教育局和来凤一中的真情帮扶!”刘光华兴高采烈地说。
       刘光华44岁,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大儿子大专刚毕业还没有工作,小儿子在初中读书,家中只有他和妻子两人劳动。
       2015年春季,来凤县教育局在大河镇杉木塘村启动精准扶贫工作,刘光华家被纳入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之列,我校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当时他家养牛刚起步,牛栏破旧,养牛少,经济比较困难。
       扶贫工作队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投入资金修通了他家到村级公路约500米的通道,建起一栋砖瓦结构的十大间新牛圈,为发展养殖业创造条件。
       刘光华家住在杉木塘集镇后面的大山上,房屋后面山高林密,草源丰富,是天然的牧场。刘光华抓住机遇,以发展母牛为突破口,短短两年多时间,养牛规模就达到30余头。
       刘光华在养殖过程中大胆探索放养模式,春夏秋三个季节,把牛放养在山上,每隔几天上山看望一次,清点一下头数,看看有无意外发生,到了冬天才把牛赶回圈中过夜。这种养殖方法很实用,见效快,黄牛长势喜人。
       在养牛的同时,他家还利用山上的有利条件,养母猪3头,养蜜蜂20多桶,圈里还有种猪和肥猪。他家的猪仔膘满肉肥,在村里供不应求。我校积极帮助他家销售猪肉、蜂蜜等产品,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底,他家达到上级规定的脱贫标准,成为村里的脱贫户。
       2017年3月初,我校为刘光华送去一台价值4000多元的大彩电,鼓励他家脱贫后继续加油鼓劲,早日走上致富路。老刘喜欢看“新闻”、“致富经”等栏目,了解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
      今年春季,在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他家发展山茶油苗20多亩,逐步探索出一条种养结合、优势互补、长期见效的致富新路。
 
     恩施日报: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7-04/21/content_71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