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MORAL EDUCATION

国旗下讲话《拒绝校园欺凌,共创文明校园》

u=3313587532,3598272&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jpg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拒绝校园欺凌,共创文明校园》。

近日,河北邯郸的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再次震惊了全国。三名初中生涉嫌欺凌至同学死亡的新闻,在社会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在这里,我们要表达的不只是对此事件的震惊与哀悼,这个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它却映射出校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欺凌。

校园,是知识的海洋,更是我们成长的乐园。在这里,我们收获友谊,体验合作,感受成功与快乐。然而,当校园欺凌的阴影笼罩时,这一切美好都将被无情剥夺。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沉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让我们先来看看校园欺凌的真面目吧。它可能是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恶意的推搡,甚至是长期的排挤和歧视。它无孔不入,悄然发生,却给受害者带来深重的心理创伤。曾经有研究显示,长期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的症状,这些影响往往会伴随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际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防范,又如何制止校园欺凌呢?

一、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有的同学喜欢以大欺小,以众欺寡,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也有的同学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由口头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更有一些同学讲所谓的“义气”,拉帮结派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如此种种,皆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完全脱离了一名中学生青春阳光、温文儒雅的形象。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谦让,做事不要冲动,不要口无遮拦。《礼记·中庸》中有一句话。“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克己,慎独,守心,明性,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表里如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积极团结同学,友好相处。男女同学保持适度的距离,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不谈恋爱,也不要通过奇装异服、夸张的言行举止这种低级趣味来展现自己。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交往过密,不与社会上的陌生人交朋友,也不要亲信网络上的信息,更不要在网络上肆意的侮辱、嘲讽他人。多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大胆的对校园欺凌说不。面对欺凌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展现出自信和坚定。同时积极寻求身边的同学、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及时的将有关情况告知老师和父母,避免自己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重大伤害行为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或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我们中学生来讲都已经年满12周岁,我们要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我们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有的校园霸凌者,必将受到严肃的校纪校规的处罚,乃至法律的制裁。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校园的宁静和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一个没有欺凌的校园环境。让每一次微笑背后都是真诚和善意,让每一段友谊都纯净无暇,让每一份成长都不被阴霾覆盖。我们的校园需要每一个人的守护,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善举,都可能成为改变他人命运的关键。

让我们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沟通,提高认识,就一定能够让校园欺凌无处遁形。国旗下的我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是能够用爱心和正义驱散一切阴霾的勇士。愿我们的校园,如同我们的国旗一般,鲜艳、纯净、飘扬着和平与尊严的风采。

在此,我想呼吁每一位同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抵制校园欺凌行为。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防范校园欺凌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守护者。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