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微信扫码
(通讯员 甘官萍)“老师,看我包得好不好看!”、“老师,教教我怎么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是我校初中部(龙凤中学)806班同学在班主任王福立的带领下,在学校食堂包饺子的场景,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王老师把传统习俗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气。

活动开始,由李晓璇同学介绍了“冬至”的来源和传统习俗,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和习俗有个大致的了解。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饺子包裹着希望,冬至的饺子承载了快乐。806班的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做出了属于他们的“特色”饺子。


在食堂阿姨的帮助下,饺子顺利出锅,腾腾热气映衬着劳动的喜悦,碗筷交接中传递着美好的祝福。
劳动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迎冬至,包饺子,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制作饺子,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到了劳动技能,感受和传承了传统文化,对我校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